4岁自闭症孩子爸爸分享:自闭症干预成功的关键四点

2022-04-25 16:47:46 / 大米和小米

自从娃确诊自闭症,闭圈爸妈们追求就是——怎么能帮助孩子走向正常的发育轨道。

 

前段时间,有一位谱系爸妈在后台咨询:

 

孩子小冰不到4岁,爸妈在家庭环境下带娃干预2年,可小冰还是进步缓慢,呼叫不反应、安静不下来、喜欢来回跑......

 

小冰爸妈看到闭圈家长群里其他孩子的进步,对比之下有点着急。

 

在大米和小米往期的文章中,有不少家长分享过自己的干预心得。

 

今天的文章就来自一位家长的早期干预过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小军被诊断为自闭症后,虽然有了心理准备,但打击依然是巨大的。

 

幸运的是,邹教授给我指明了方向:

 

1.立即对孩子进行干预,因为越早干预越对孩子越有益

 

2.不能让孩子独处一分钟,要随时随地陪伴孩子

 

于是,我根据邹教授的指引学习了一个星期的干预知识后回到河源老家,立即找到当地较好的机构开始给孩子做康复干预,同时开展家庭训练。

 

刚开始我似乎什么都不懂,就看这方面的书籍恶补,请教老家长、机构老师。晚上睡不着觉我就思考:儿子的短板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干预最有成效、应该怎么教、教什么内容、从哪些开始……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心态调整后,我开始自己思考并结合一些专家和成功家长的理论摸索出了一套思路——

 

面对孩子的康复训练,我决定分三步走,从战略上蔑视,从战术上重视!

 


第一步-了解世界


 

自闭症孩子对世界的接收系统存在障碍,那么就先帮助他们把我们看到、听到、摸到、闻到的一切,复制到他们脑海里。

 

怎么做:通过认知卡片、绘图本、现实实物参照,帮孩子了解世界。



第二步-适应世界



当孩子慢慢对世界有了初步的概念之后,下一步要做的,是教他去适应这个世界。适应世界的规则、规矩、生活常识,识别和理解情感、情绪。

 

怎么做:直接带孩子去体验,用自然情景进行教学。

 

比如我经常带孩子去超市买东西,告诉他在超市的规矩是“没有买单的东西不能玩/吃”,“买单的时候要排队”等等。除了大超市,也可以带孩子去小商店,让孩子在旁边看我买单,辅助他买单等。

 

在这些过程中,就教他“社交”,如何称呼收银员,如何递东西,递东西的时候要说什么,买单怎么说,什么是“找零”,买完单要对收银员说“谢谢”。



第三步-融入世界



融入就是对世界先是认知理解和对规则、常识的遵守及掌握,进一步就是对潜在规则的理解和运用——即所谓的人情世故。对孩子来说,就是进入了一个更高级的阶段。

 

怎么做:主要采取以结构化为框架,ABA(应用行为分析)为日常干预方法,同时注重自然情景下的随机教学,总之,一切都围绕孩子的社交障碍展开,分享4个技巧。
 

01

随时随地加入“旁白”

 

“旁白”是我一开始就很喜欢的方式,每当跟儿子一起做什么事情或者他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总会在一旁描述出符合当下情景的话。
 
例如,在喝水就说“喝水”,正在开门就说“开门”,就算走在路上不小心绊了下脚,一个踉跄,我也会说“哎呀,差点摔一跤!”。
 

02

随时情景教学



任何场合,无论在路上还是哪里,只要我观察到孩子在对什么东西感兴趣,或者当我创造机会引起了他的注意,都马上抓住机会告知他或解释给他听。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我发现我儿子的语言理解、语言表达和认知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也与现实世界的关联性更紧密了。
 

03

简要辅助、及时强化



天天跟孩子朝夕相处,我基本能掌握孩子的“心理活动”,如接下来他要什么,想干什么,又如想说什么又不知道怎么表达的时候,这时候我就会适时加入辅助,当他做好了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就会及时强化。
 
辅助和强化,这两点我运用的比较灵活,这两点运用得当,小孩的成就感和主动性会有很大的提高。
 
试想,任谁一句话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被堵在心里头的那种难受,之后又能痛快说出来的那种畅快感,这也间接引导了他对语言沟通的积极性。
 

04

培养孩子共同关注力



在教孩子认知的同时,我刚开始的重点,还有培养他的共同关注力。就是把他从个人的世界里拉出来,回到我们的现实世界,和我们处于同一“频道”。
 
训练目光跟随
 
一开始要求不要太高。

 

比如,手上拿一样东西,只要孩子感兴趣就行,我把东西上下左右各个方向停顿,只要孩子目光跟随即可。

 

我会天天晚上睡觉前都进行桌面练习,平时创造情景练习,辅助与强化及时,慢慢他目光跟随就出来了,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孩子常态。

 

训练“指认”

 

等目光跟随出来后,我接着练习“指认”东西,方法也是一样,辅助加强化,从一开始抓着他的手指去指东西,慢慢用语言去辅助“指出来”,再到他关注一样东西的时候用手指去配合,再慢慢成为了一种常态。

 

训练“叫”和“应”

 

会指认东西后,同时也训练叫应练习,也是一样,辅助加强化,但是我不是乱叫孩子名字的,因为没事乱叫他名字,叫完又没有事情的话,后面他就更不理你了!

 

同时我也会创造机会,比如,一开始是我代替他应答,譬如他妈妈和他奶奶,甚者我代替“哎”,这样应答也慢慢成为了常态,那么当目光、指认、应答成为了常态后,孩子的共同关注力就基本出来了,后面教一些认知也就快了很多。

 

最后就是定期评估与复诊


这非常有必要,特别是当自己不知道接下来怎么教或者孩子的状态到了自己无法掌控的时候。

 

做出评估找出短板和目前第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专业人士给出的意见,及时调整干预方向,定出最符合孩子当下的个人计划。

 

*原文发布于大米和小米. 作者:小军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