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我国自闭症人群已超1400万,需300万康复治疗师

2023-02-16 17:53:14 / 大米和小米

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等。今年世界孤独症日主题口号是,聚焦孤独症服务:构建社会保障机制,促进服务机构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孤独症谱系人群已超过 1400万,这些人群需要至少 300 万的康复治疗师用以辅助其社交融合、生活自理以及进行知识学习。

近期,大米和小米联合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北京心盟孤独症儿童关爱中心、广东省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重点实验室发布了《中国孤独症康复治疗师职业幸福感报告》,该报告通过线上调研收集到有效问卷 1326 份,线下访谈采访近百人,展示了孤独症康复治疗师群体的职业画像、教育背景与专业度、工作认同感与幸福感等内容。

报告显示,孤独症康复治疗师最需要得到的社会支持依次为 “政府支持”、“专业培养支持”、“家长支持”、“公众认知与舆论支持”、“就业支持”、“社区支持”及其他方面的支持等。

 

 

社区组织的孤独症亲子活动。

“90后”从业者超六成,工作方式以“一对一干预”为主

报告显示,在参与问卷调研的1326名孤独症康复治疗师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比达60.3%。大米和小米首席品牌官潘采夫表示,孤独症康复治疗师属于朝阳职业,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加入这个领域。

记者也观察到,孤独症康复治疗师行业的知识准入门槛和薪酬回报往往高于社会上大多数职业。数据显示,目前孤独症从业人员学历普遍在专科以上,特别是本科学历为主。同时,从业人员多以特殊教育、幼教等师范类、心理学专业、康复治疗学专业为主。目前康复治疗师收入水平主要集中在“5000-10000 元”区间, 占比 45.2%,此外,20000 元以上占比 2.2%,以督导为主。

当前,孤独症康复机构、特教学校等是目前占据主流的孤独症康复平台。报告显示,大部分从业人员只在单一平台工作,少部分从业人员在多个平台工作过,“孤独症康复机构”是从业人员占比最多的工作平台,其次是“特殊教育学校”、“医院”、“融合幼儿园”。

同时,孤独症康复治疗师的平时的工作方式主要是以“一对一干预”为主,占比达 49.4%,其次是“一对多的小组干预”、“影子老师(融合辅助)”,其他类型的工作方向如“入户指导”,“督导”等占比则较低。

“家长反馈”等影响职业幸福感,最怕“孩子发生安全问题”

“行业有发展潜力”和“热爱特殊教育”以及“工作稳定”是孤独症康复治疗师从事该职业主要原因。受访人王函表示,“看到孩子一点一滴在进步,内心非常高兴,觉得自己的工作可以帮助到孩子的成长,也是帮助了一个家庭。”

影响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收入水平”“家长反馈”“个人能力”。受访人天其也称,“每当收到家长的正向反馈,得到家长的肯定,就会特别开心,觉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可能在疲惫的时候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家长的一句感激的话语会让我恢复满满的能量。”

孤独症康复治疗师在工作共获得满足感的同时,也会在工作中面临一些挑战。根据报告显示,34.9%的孤独症康复治疗师认为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是“处理孩子的挑战性行为”,33.4%认为“针对不同孩子进行个性化干预”最具有挑战。同时,报告也显示,孤独症康复治疗师感到压力最大的场景是“孩子发生安全问题”,其次为“家长投诉”。

孤独症康复治疗师缺口大,政府支持需求占比最高

当前,我国孤独症康复治疗师的缺口很大,吸引更多人才加入这一行业,需要来自社会的支持。在报告中,调查对象认为孤独症康复治疗师最需要得到的社会支持依次为 “政府支持”、“专业培养支持”、“家长支持”、“公众认知与舆论支持”、“就业支持”、“社区支持”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等。其中,对政府支持的需求占比最高,个案百分比为64.9%。

星星雨执行主任孙忠凯也表示,呼吁更多专业人才加入孤独症康复领域,同时,希望去发现更多的资源,继续做政策的倡导,推动相应政策的出台,去更好地帮助这些孤独症康复治疗师。

同时,为加强康复医疗人才教育培养,2021 年国家卫健委等 8 部门也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指出有条件的院校要积极设置康复治疗学和康复工程学等紧缺专业,并根据实际设置康复物理治疗学、康复作业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等专业,增加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供给,注重提升临床实践能力。

 

 

采写:实习生 王玮 南都记者 宋承翰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